聚焦未来生产力转型,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
发布人:综合科 发布时间:2025/08/04 浏览次数:10
初审:戴驿蕴 复审:金思瞻 终审:王丽
初审:戴驿蕴 复审:金思瞻 终审:王丽
8月4日,学校于学术交流中心会议室召开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。学校党委书记、理事长廖立国,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、副校长黄学寿,副校长、老年大学校长孙巧耘,教务处、招生与就业处、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。会议由孙巧耘主持。
会上,与会人员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、课程体系搭建及教学方法创新展开深入研讨。与会人员一致认为,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,打通升学与就业双渠道,切实解决学生诉求,确保教学目标高质量达成。新时代人才培养需立足学科交叉融合,强化技术创新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培养。同时,要以“出口带动入口”为战略导向,通过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升学成功率,增强学校吸引力。各专业应进一步凝练特色,聚焦重点领域,以市场需求为牵引,动态调整教学内容,深化产教融合,拓展校企合作,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,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。
研讨会现场
廖立国强调,要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,尤其要聚焦AI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,深入分析市场形势变化与产业发展动态,精准捕捉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真实需求。在人才培养上,需持续优化方案,坚守“专业建设—就业导向—事业发展”贯通的主线,推动传统知识与AI等新型生产力工具深度融合,构建“实操—管理—智能化管理”递进式培养体系。学校专业建设均需围绕AI展开深度整合,将AI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各环节,为原有教学方案注入全新内涵与体验,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实现专业建设与就业市场的精准对接,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。学校要立足全球化视野,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,同时扎根中国本土,将哲学思想、国学智慧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体系,培养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底蕴的复合型人才。
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全面推进教学改革,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